媒体聚焦

首 页>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谁是球王”大连海选气氛好

不争球王 当好球友
                                                                                                             大连日报 徐媛媛
 

草根小将(红色队服)对阵大哥哥们丝毫不惧;别看“球王”们大腹便便,脚下功夫却挺硬。

    刚刚过去的周末,南关岭大连市体育中心综合馆外足球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2014年中央电视台“谁是球王”足球季大连社会组海选在这里圆满结束。尽管海选采用残酷的单场淘汰制,但没有人为了输赢而发生争执,所有比赛都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下进行。就像一位参赛球员说的,大家就是来玩的,不用花钱租场、不用提前约战、还有专业裁判,高兴还来不及呢。
    保护措施全面
    “谁是球王”节目的初衷就是给民间体育高手一个展示的平台,并进一步助推体育项目在群众中的普及和发展。然而和乒乓球、羽毛球等隔网进行的较量不同,足球对战是身体直接的碰撞,参赛球员受伤的概率翻倍增加。
    考虑到这一点,大连赛区社会组海选对球员的个人装备和比赛用装备进行了严格规范要求,只为保证球员们不受伤或少受伤。比赛在相对松软的真草场进行,使用五人制专用低弹球。球员进场不得穿专业比赛足球钉鞋,只能穿碎胶钉或平底鞋。球员上场参赛必须佩戴护腿板。比赛规则规定不得对人铲球,由市足协指派国家级和一级裁判执法,被裁判直接出示红牌的球员取消比赛资格,球队累计2张红牌取消整队参赛资格。
    输球同样开心
    10月18日上午,54支海选参赛队悉数亮相。球队的人员组成有同事、有同学、有老乡,也有常年约战的球友。球队的名称更是五花八门,有黄牌足球队、有三年四班足球队,也有天天快乐足球队。
    “快乐”应该是所有参加海选的球员的共同追求。因为海选场地不足标准足球场的四分之一,所以一块足球场内同时有4场比赛进行。30分钟比赛分上、下半场,中场休息时间球员们不急着休息,反而全变身成观众,每看到精彩场面,毫不吝啬地给未来潜在对手们送上欢呼。
    记者在场边观赛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只凭眼睛分辨胜负球队,因为他们的表现都很愉快轻松。球场出口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带着笑意的回答:“输了,我们先走,电话联系。”大连海选赛裁判长尹航是经常活跃在我市业余足球圈的人,这次海选也让他见到不少陌生面孔,其中不乏具备实力的黑马。“可见我们这个城市的民间足球基础有多大。”
    足球小将登场
    18日下午,在“谁是球王”大连社会组海选第二轮比赛现场,记者看到一些非常稚嫩的面孔。他们是来自沙河口区兴社社区的草根小将足球队,球员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最大的刚上高一。教练张彦彬平时就带着这些孩子在社区小公园里练球。为什么这么小的球员来参加社会组比赛呢?张彦彬略显无奈地说:“社会组和青少年组的年龄界限卡在1999年9月1日,我们队里有几个9月1日以前出生的球员,没办法只能参加社会组的比赛了。”
    草根小将队无疑是本次社会组海选年龄最小的球队,和那些哥哥、叔叔、大爷们比赛感受如何?“被撞得挺疼的,”孩子们说。身体条件的差距没有阻挡小将前进的脚步,他们的灵活、速度、体能都是致胜关键。和小将们比赛,开场不到10分钟,对手就开始频繁换人。对方守门员还急得直喊:“把节奏降下来,你们哪能跑过小孩儿?”“来参赛是想锻炼队伍,也让孩子们长长见识。”小将队教练张彦彬说,“我们有信心赢,但比赛结果不重要,快乐足球为主吧。”
  • 首 页
  • 中心概况
  • 新闻动态
  • 场馆使用
  • 服务指南
  • 商旅信息
  • 赛事演出
  • 客服中心

Copyright © 2013 大连体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编号:辽ICP备13015199号-1
电话:0411-86698899 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岚岭路699号
技术支持:爱得科技